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11月10日-2025年11月14日(共5个工作日)。
电话:0818-******(达川区政务服务大厅(三楼))
地址:达川区巴国大道292号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州河达川区渡市镇防洪治理工程 |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渡市镇 | ******管理中心 | ******有限公司 | 项目分2段布置,分别位于州河干流右岸渡市镇段和州河左岸一级支流东柳河右岸木头社区段,综合治理河道长2.01km。其中州河干流右岸渡市镇段综合治理河道长1.42km,治理河段上起于金盘子水电站下游 1.4km 处(巴达铁路上游120m周家沟)处(经度107°16′44.987″、纬度31°3′50.803″),下止于道河左岸拱桥处(经度107°16′5.734″、纬度31°3′15.927″);州河左岸一级支流东柳河右岸木头社区段综合治理河道长0.59km,治理河段上起于木头社区下游广场处(经度107°15′42.984″、纬度31°0′11.141″),下止于木头社区巴达铁路处(经度107°15′34.497″、纬度31°0′25.712″)。项目共新建堤防及护岸、护脚工程 2186.08m,其中州河干流右岸渡市镇段堤线长度为1554.83m(新建护岸420.31m,新建堤防1134.52m),下河梯步3处,穿堤涵管3处;州河左岸一级支流东柳河右岸木头社区段堤线长度 631.25m(新建护岸259.08m,新建护脚372.17m),下河梯步2处,穿堤涵管2处。 |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废气 拌合站布置在专用工棚内,投料口设置喷雾降尘装置,在开启喷淋装置后,方可进行水泥、石粉投放,投放时降低投放高度。露天堆放易产生扬尘的材料,采取遮盖措施。疏浚料干化场采取篷布遮盖措施。材料运输车辆密闭运输。施工中尽量减少建筑材料运输过程中的洒漏,运输车辆装载量适当、限制进场车辆的行驶速度,尽量降低物料运输过程中的落差,适当洒水降尘,及时清除路面渣土。 2、废水 通过在施工场地设置沉淀池,混凝土养护废水、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冲洗废水及拌合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拌和系统冲洗、混凝土生产或施工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在基坑旁设置集水井和沉淀池,基坑渗水由潜污泵抽至沉淀池处理后,由清水泵排出围堰。疏浚料渗滤废******居民现有旱厕收集做农肥。 3、噪声 使用先进、低噪声设备和施工机械、严格施工管理,禁止夜间施工。 4、固体废物 土石方弃渣经土石方平衡后,无弃渣产生。疏浚的主要物质为河道内冲刷沉积的砂卵石,大块石料就近堆放在基础开挖两侧,作基槽回填或堤身填筑料;其余在疏浚料干化场晾干后作为土方回填至开挖形成的深坑。建筑垃圾可分类回收的回收利用;对不能回收的,定时清运到达川区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置场。生活垃圾设垃圾桶集中收集后,依托当地垃圾收运系统处理。 5、生态环境 本项目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均在东柳河河道用地范围内。项目生态评价范围内不涉及国家保护野生植物、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地带的现有植被、动物、水生生物虽受到影响;但项目工程量小,且施工期短,本项目建设不会对沿线植被产生长远的破坏性影响,对动物、水生生物的影响是暂时的。工程实施后,通过堤防护坡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及完工后临时占地区的植被恢复措施和耕地复垦措施,可以使工程影响区内的植被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较好的恢复。随着区域植被的逐步恢复,施工占地区内的动物、水生生物也将逐步恢复至现状水平。本项目采用分段导流,对河流水文情势、河道行洪及稳定影响均较小。 二、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为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运营期项目本身不产生废水、废气、噪声、固废等污染物,对环境无不利影响。 |
?